洗钱典型案例解析
案例简介
2017年7月,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报可疑交易报告,称王某趸交保费2.65亿元,与其身份不符,资金来源不明,涉嫌洗钱。经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监测,王某及其多个交易对手均具有大量银证转账记录和证券交易记录,且王某在2017年曾因操纵市场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,初步判断王某及其交易对手合谋操纵证券市场,遂向公安机关进行通报。
经证监会立案调查,发现王某向刘某出借资金,刘某利用实际控制的基金专户操纵6只股票,违法牟利772.21万元。短期内趸交多份巨额保险,保费来源为操纵证券市场违法所得。资金交易记录显示,王某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,在5家保险公司累计投保约3.19亿元,超出正常保障需求。
(案例来源: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编著《反洗钱监管典型案例汇编》)
案例分析
本案中,王某的投保行为实质是对违法所得形式进行转换,属于典型的洗钱行为。
首先,王某的资金源于操纵证券市场这一明确的上游犯罪。
其次,核心洗钱手段是借助金融产品实施“形式转换”。王某把非法所得的巨额资金,以短期、跨公司、趸交的方式购置高额人寿保险,将可疑现金转变为表面合法的保单资产,企图切断资金与犯罪的关联。
最后,其交易行为存在诸多异常:巨额保费与身份、正常保障需求严重不匹配,且其本人有操纵市场的前科,风险特征明显。
温馨提示
1. 保护个人信息,切勿出借账户。不要为了蝇头小利,将自己的保险账户出借给他人。这些账户有可能被用于转移非法资金,一旦牵涉案件,您将面临法律风险和个人信用受损。
2. 理解并配合金融机构的身份核查工作。当金融机构询问您的资金来源或交易目的时,请给予理解和配合。这并非是故意刁难,而是保障金融体系安全、防范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,最终也是在守护我们每个人的财产安全。












吉公网安备 2201070200018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