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教专区
快捷栏目
当前位置首页 > 投教专区 > 反洗钱
反洗钱

非法集资“穿新衣”,各类陷阱要警惕

作者:合规部 来源: 日期:2022/9/14 14:43:07 人气:547

非法集资类洗钱新特征

 

一是房地产、养老、科技开发等非法集资传统高发行业以外,投资理财、非融资性担保、P2P网络贷款、小额贷款公司、艺术品收藏等成为新的高发领域。

 

二是犯罪分子不再单纯以高息为诱饵,而是设立与金融机构名称相近的空壳公司,并以类似的“金融”业务变相集资,极具欺骗性,参与集资人群从过去中低收入阶层向公务员、医生、教师等多个阶层延伸。

 

三是利用职业融资团队通过包装企业、招募专业营销人员、跨省异地设点等职业化运作方式开展非法集资,提取高额“提成”,资金链断裂和风险跨区域传导加速,发案周期缩短。

 

四是作案账户分工明确,收款账户“分散转入、集中转出”吸收转移集资款,中转账户“快进快出、频繁收付”过渡分配集资款,返款账户“集中转入、分散转出”定期向投资者返本付息。

 

 

 

风险防范提示:

 

(一)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义务。

 

(二)对于黑恶势力犯罪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,对举报犯罪或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;

 

(三)面对非法集资活动中要提高警惕、保持理性、尤其是对方承诺高额回报,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“保险”、高息“理财”。

(四)不要被蝇头小利蒙蔽,不接受“先返息”之类的诱饵,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
 

(五)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。不与银行、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,不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、欠条。

 

(六)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,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。

 


上一篇:暂无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