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天富研投>2019年11月22日晨会纪要
金融板块 |
股指: 盘面:昨日A股偏弱震荡,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,其中IC相对较强。 基本面: ☆分版块来看,国防军工和钢铁走势较强,家用电器和医药生物走势较弱,陆股通维持流入。 ☆李克强表示将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,抓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实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式强刺激。 观点:目前中美贸易问题再次传出不确定信号,第一阶段协议能否在近期达成出现变数,在外围不确定性仍然较高的情况下,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,仅供参考。 |
能化板块 |
原油: 盘面:周四,国际油价延续涨势,截至收盘,WTI收于58.32美元/桶,上涨1.23美元或2.15%,布伦特收于63.73美元/桶,上涨1.29美元或2.07%,二者皆创出阶段性新高。 基本面: ☆OPEC消息人士透露OPEC+将可能在12月初的会议上将减产协议延长至明年6月,同时,市场人士预计OPEC+可能会进一步减产,并维持至2020年底,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供需平衡问题,使得油价快速上扬。 ☆而中国商务部近日内也表示,中美双方保持沟通渠道畅通,目前在力争至少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,也为油市提供了支撑。 ☆短期供需两端消息均中性偏好,油价震荡偏强的概率稍大。 ☆但OPEC会议临近,若利好被提前完全释放,一旦出现不及预期的状况,油价可能短线迅速下探。 观点:应当将注意力放在中美贸易磋商方面,持仓等待利好提振,不建议立即加仓。仅供参考。 |
聚丙烯: 盘面:聚丙烯盘面昨日隔夜小幅下跌。 基本面: ☆现货市场,贸易商低报为主,拉丝在8100-8500(-50/50),共聚在8400-8750(-200/0)。 ☆上游方面,据陆家嘴早餐,国际油价集体走高,NYMEX原油期货收涨2.32%报58.33美元/桶。有报道称,欧佩克及其盟友可能将限产延长至2020年年中;甲醇小幅回涨,上游形成一定支撑。 ☆供应面,中景石化35万吨装置短停一天待料,其余装置生产稳定,库存调节至相对低位。 ☆需求面阶段性补库,无实质性好转。 观点:高基差正从现货端降价逐渐收敛,上游利好及低库存给予一定支撑,预计聚丙烯盘面震荡为主,建议现货逢高出货,盘面逢高沽空。仅供参考。 |
聚乙烯: 盘面:聚乙烯盘面隔夜小幅上涨。 基本面: ☆现货市场随行就市,高压相对紧缺,低压品种繁多、涨跌不一,线性在7040-7600(-60/0),高压在7800-8350(100/0),低压在7900-8000(250/-50)。 ☆供应面,新增装置生产稳定,库存调节至低位,部分货源紧俏,但进口窗口再度打开,预计未来供应面承压。 ☆需求面,下游刚需补库,后期需求预期依旧悲观。 观点:中长期供需面仍相对偏空,进口窗口打开后低库存局面或将打破,预计聚乙烯小幅拉涨后回归下跌局面,建议逢高沽空。仅供参考。 |
农产品板块 |
白糖: 盘面:隔夜盘面震荡。 基本面: ☆前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库存较低,现货价格坚挺,基差较高带动盘面上涨。 ☆在盘面价格上涨到相对高位之后,市场的交易逻辑转向新榨季的供需。如果新榨季国内没有超预期减产的话,国内供需可能处在相对平衡的位置。 观点:关税政策和国储政策仍然构成潜在的利空,建议关注新榨季的生产情况,中长期关注逢高沽空的机会,仅供参考。 |
油粕: 基本面: ☆中美谈判生变数,美豆价格震荡回调。 ☆国内豆油库存下降加快,目前为113万吨,现货成交增加,现货价格下跌10-30元/吨。 ☆豆粕现货成交减淡,现货价格在-10-10元/吨区间震荡。 ☆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同比增加,国内棕榈油现货成交减 少,现货价格下跌10-20元/吨。 观点:豆油高位震荡,多单可止盈;豆粕暂观望;棕榈油多单止盈,仅供参考。 |
黑色板块 |
铁矿石: 盘面:隔夜铁矿合约高位震荡。 基本面: ☆现货方面,pb粉青岛港现价上涨3元/吨,pb粉日照港现价上涨3元/吨,天津港纽曼粉现价上涨7元/吨,唐山铁精粉现价持平。 ☆本周铁矿石港口库存出现累积,但北方钢厂采购意愿仍强。 ☆近期多地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,需求端受抑制,终端市场需求支撑走势。 观点:短期内铁矿石横盘震荡为主。仅供参考。 |
螺纹钢: 盘面:隔夜期螺快速走高。 基本面: ☆现货螺纹、热卷价格持平,唐山钢坯价格提涨10元每吨,建材成交环比出现较大降幅。 ☆近期钢材价格持续上涨,致使厂商交易意愿减弱,成交量收缩,导致昨日盘面高位回调。 ☆但钢联公布的库存数据仍然向好,叠加多地集中于近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,短期内期钢供应用量受限。 观点:螺纹钢或高位震荡。仅供参考。 |
有色板块 |
铜: 盘面:夜盘沪铜小幅走弱。 基本面: ☆江铜、铜陵有色、中国铜业与Freeport确定了2020年TC长单价格为62美元/吨,为2012年以来的新低,显示铜矿相对紧缺的状态延续,国内冶炼厂经营压力短期难缓解,产业链上铜矿山、冶炼厂对铜价支撑较强。 ☆需求端,海内外制造业表现疲软,铜消费难有强驱动。 观点:铜基本面供需双弱的局面延续,铜价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。仅供参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