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交易者访谈录>“外盘女王”——孔千予访谈分享
孔千予:粤红资产联合创始人、投资总监,她有着20年的股票、期货、外汇交易经验;1998年进入股市,2008年参与期货交易,2014年首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外盘轻量组冠军,具有丰富的实战交易和投研实力。
精彩语录
1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,交易也是如此。
2、大家都看好的行情,往往是不赚钱的。
3、找一个安全的位置进场才能稳住心态。
4、选择有逻辑支撑的品种,背靠关键阻/压力位进场。
5、研究价格的同时也应该研究市场上人的行为。
6、除了对时空的把握外,交易最关键的就是人性。
7、市面上很多书是培养对手盘的,只有在交易中学到的才是真知。
金融市场常常被视为是男人的天下,走进金融圈的女子寥寥无几,但性别不是胜负的决定性因素,交易高手更多的是在心态、思维和规则等方面的较量。本篇对“外盘女王”孔千予往期的访谈内容进行了一个总结。
内外盘有什么不同?
内盘主要是资金推动型市场,参与力量多而杂,各种力量混合使得行情容易短期内出现巨大波折。而外盘主要参与者是机构,一旦形成趋势就很难发生改变。二者相比之下,外盘的趋势性和连续性要比内盘强一些,外盘的很多大品种,比如黄金、白银、原油、铜,很少出现跳空缺口。
您在内外盘都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,
那内外盘操作手法有什么不同?
虽然市场不同,但是具体的操作手法却是大同小异,不过,对于不同的人而言,百人百相,手法差异就会比较明显了。
我比较喜欢长短线结合的交易方式。选一个点进场作为试单,错了就出,对了就留做底仓。然后拿出少部分资金去做短周期的高抛低吸,不管短线操作如何,只要没有触及底仓止损位,我是不会动长线单的。
在交易手法方面,每个人的性格、资金状况都不一样,所以不应该把自己的交易手法强加给别人。我之所以选择长短线结合,是因为我认为交易员做长线时,长时间持单不动,会对市场的判断出现钝化。这也是结合我自身性格和作息时间作出的选择。
对于国际事件怎么进行布局?
对于国际事件的处理,应该分为两部分来看。
首先判断它是突发性事件还是常规性事件,如果是前者(如英国脱欧)就应该对其意义进行评估,结合自己操作的品种来确定事件发生对品种影响的时长和力度。进而确定自己的布局是短线还是长线,严格控制仓位,预估利润空间,做好止损准备,万事俱备再进入市场。
如果是常规性事件(如美非农数据),就要更多地关注品种近期走势,结合基本面信息。因为常规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和结果相对具有规律,所以对品种的影响也就更加趋于稳定。但不变的是,入场前依旧要做好止损止盈的预期,小资金尝试,永远遵循以小博大的原则。
基本面和技术面怎么进行结合?
基本面是可以进行转化的,老祖宗有句老话,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,当一个商品走到不能再坏的程度,那他就会朝另外一个方向运行,如果一个商品涨到好到不能再好的程度,反过来说,他就会朝一个不好的方面去运行,理论上来讲,所有的基本面都是滞后于技术面的,我所说的都是长周期的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认可。
24小时品种怎么盯盘呢?
每个品种是不一样的,品种时区不一样,活跃时间不一样。如果交易美铜,美铜是亚洲市场需求比较大的有色金属,做美铜的话亚洲时段开盘的时候就要盯一下盘,我说的是做短线的这种,如果做长周期的可以选择不用看。欧洲时段走势没有太明显的趋势,亚洲时段做一波,美国时段再做一波。
仓位管理与进出场规则是什么呢?
开仓一定要选择有逻辑支撑的品种,而逻辑来自于基本面,这会加大你开仓的胜率。同时,结合技术分析背靠关键阻/压力位进场,这样止损相对较小,而盈利空间比较大,在盈亏比方面占据优势。选择一个安全的进场点非常重要,这会坚定你持仓的信心,稳定交易心态。尽量不要左侧交易,这样会大大增加你的交易风险,而成功概率又相对较小。
在资金管理方面,一般我会用10%左右的资金试单,如果成功就作为底仓持有。当行情出现回调时,加仓5%。如果加仓之后行情有一波冲刺,就可以适当地止盈一部分底仓出来,在下一次回调时继续加仓,如此滚动操作,总是留出5%的加仓空间,同时单品总仓位永远不超过20%。
你有看什么指标吗?
指标是多余的,比如说当你有一块表的时候,时间是很准的,如果你有两块表的时候,一个时间是10点20,一个时间是11点,你是按照哪个表呢,所以我是不看指标的。
可以不可以推荐一些书籍?
现在市面上很多书其实是在培养对手盘的,只有在交易中学到的才是真知。
不过有些书我是反复阅读的:《21世纪资本论》、《期货市场技术分析》(约翰·墨菲著)、《股票大作手回忆录》、《国富论》、《金融炼金术》。